惠普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孫振耀一直遵循著職場打拼必須與時俱進的規則:風雲起,萬物皆動;隨機變,成就新高;夢成真,願景常青。
1982年大學畢業進入惠普公司,從一名工程師一路發展到進入公司高層,孫振耀在人們眼中是幸運的,在惠 普經歷的一次次調整改革中,他總是能順應時機調整自己並一帆風順地成長。惠普給了他發展成長的大舞臺,在企業的“動”中健康成長,實現了職場人生的價值。 當本報記者日前在惠普上海動成長企業培訓體驗中心開幕活動中,向他請教如何經營成功的職業生涯時,他用自己總結的三個“法寶”,說出多年親歷的一些職場奮 鬥的寶貴經驗。
“我是職業人士,而不是企業家。”孫振耀首先給自己選準了位置。“我在惠普實 際上是25年,大學期間就在那裏半工半讀了兩年。1982年8月1日,我重新加入到惠普公司。23年來,我在公司內部輪崗10個部門,經歷了18個老板。 最重要的經驗是牢記三點:調整工作態度、加強學習能力並找尋自己的伯樂。”
變崗位就要變思想
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每個人的成長道路盡管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都 要經歷磨煉。孫振耀是先從工程師的職位做起的,他依靠自己在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最初的工作得心應手。但當他應公司的要求,從工程師轉成銷售人員時,工作 性質的轉變曾給過孫振耀職業生涯中一個深刻的教訓,對此他記憶猶新。
“第一個項目做了3個月也沒有結果,當時沒有電子郵件,交通不是很方便,所有 的往來都是寫信。我按照工程師的方法做銷售,把每一個產品規格、指標、技術講得很清楚,信也寫得很清楚。但對方不同意,然後我再反駁說這是不對的,然後再 繼續這樣做。3個月後的一天,老板問我進展怎麼樣,他想看一下。”
初做銷售的孫振耀向老板訴說他如何做了很多工作,自豪他是工程師做銷售。“我 老板講的一句話從此改變了我。他問我說,‘客戶是不喜歡你的產品還是不喜歡你這個人?要從人性開始。’”富有悟性的孫振耀馬上改變了他的工作方法,不給那 個客戶寫信了,下班以後找到那位客戶,開車送他回家,在路上聊很多事,3個星期後,就把這個項目做下來了。
孫振耀從這件事情獲得的收獲是:“產品肯定要好,產品好了以後還有一個人的問 題,所以每次我在工作崗位發生變化的時候,都要考慮人的因素。做工程師只要把客戶的問題解決好就是老大,你就很‘牛’,因為你可以把客戶的問題解決掉。但 做銷售就不能這樣,做銷售態度要非常好,因為你的成功不是你自己決定而是客戶決定的。
“當做一名經理時,思想同樣要改變。做員工是可以自己控制的,把自己的事情做 好就可以了。但是做經理是需要通過員工把事情做好,而不僅是你自己。因此,你要能夠訓練發展人,要把所有的結果都跟員工分享。我覺得這就像一個檢查表一 樣,每次換一個老板都檢查一遍,每次變化就檢查一遍:價值觀要不要調整?態度要不要調整?我的信念要不要調整?”
用業績說話最過硬
孫振耀把自己總結出的“三個增長、兩個滿意”作為體現一個職業人士工作能力的試金 石。“我剛加入惠普時,計算機不是主流產品而是電子儀表,後來逐漸變成主流業務是計算機。企業在不斷的變化,員工也在不斷的調整。惠普把我提拔成老總時, 我也沒有做總裁的經驗,因此我需要不斷在工作當中學習。”
孫振耀還講了一些只有身居高位的老板級人士才會深有感受的心理路程。“我早期 工作時,老板拍肩膀對我是很重要的事情。人都像小孩子一樣,天天要人家鼓勵,老板一個星期不跟你說話就覺得很失落,好像做錯什麼事情一樣。等到你提升到高 層時,誰來管你?你一年也不見得能看到老板一次。因此,你要相信你的結果是最重要的,這就要通過不斷學習才能做到。”
孫振耀用“三個增長、兩個滿意”總結出高層經理工作結果的標準:“不管用什麼 方式,你要用三個增長和兩個滿意總結工作成果,即收入增長、利潤增長、市場增長;客戶滿意、員工滿意。如果老板天天拍肩膀,天天摸你的頭,你三個增長兩個 滿意做不成也是不行的。因為三個增長和兩個滿意做不好就會被開除了。”
自己的伯樂自己找
千裏馬是需要伯樂去發現才能施展才華。孫振耀提出,做一個職業人士就要找自己的伯樂,要去培養自己的伯樂。
“今天我們作為職業人士是要被人欣賞的,你的市場價值是否有人欣賞呢?你不能在家裏等別人來找你。所以要能夠去尋找認可你的人,尋找能夠認可你的企業。”
孫振耀認為,公司也是一樣,你要培養伯樂不是待在家裏面,而是要與客戶溝通,讓他們知道你們企業的能力。在這個動態環境裏面,不管是服務一家企業還是多家企業都是一樣的。
“我給剛加入惠普的員工做培訓時常用西諺中的一句話:‘你可以決定娶什麼太太,但 是不能決定岳母岳父是誰’。因此你可以決定你要加入什麼公司,但是沒法決定老板是誰,因為老板是會變的。我談的就是這種觀念,我們要尋找自己的伯樂,我們 要學習和適應,我們能夠代表企業的文化,要表現我們的忠誠度。”孫振耀還喜歡以獅子和駱駝的故事表述自己的觀點:在一個不斷發生變化的“動”時代,只有具 備適應能力的人才能夠生存下去,對職場中打拼的人更是如此。
文章來源:
Read more: http://csie-tw.blogspot.com/2009/05/hp_03.html#ixzz1WKxmA9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